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威海信息港社区- 威海社区、威海论坛、大威海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搜索
查看: 6157|回复: 1

上海往事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帖子

-3

积分

限制会员

积分
-3
发表于 2017-3-12 20:07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山东
本帖最后由 一船星辉 于 2017-3-16 13:21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上 海 往 事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文\ 一川星辉

   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中国推行改革开放前,普罗大众眼里的上海仍然有别于大陆的其他任何一座城市。这种差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看一眼,而是夹带着神秘的、顶礼膜拜的味道。十里洋场的传奇在市井凡夫的茶余饭后被无休止地放大,以讹传讹的“上海通”甚至夸口:亲眼看见南京路是由纯金铺就的——这可是迄今我听过的最不着调的厥词。

   

      五岁那年跟母亲到上海去探望父亲,在一个初来乍到的胶东乡下孩子的眼里,上海因其光怪陆离而通城散发着十足的诱惑力。那时父亲住在卢湾区顺昌路108弄5号,往北不足二百米便是声名比肩南京路的商业街——淮海路。一个孩子,看不懂纠结盘缠在马路上空蜘蛛网一般密集的电车轨线,怎么也记不住鳞次枇节的剧院、教堂、商厦、公馆的名字。卖场里花花绿绿的时装很难吸引我的目光,石库门房子里的天井倒是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。逼仄、幽昏的方寸之地充满了生活的烟火味: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整日在竹椅里打发着光阴,椅边精致的食盒里总不乏各色小点心。他们的心思不在这里,收音机里传出吴侬软语的沪剧、越剧令他们着迷,鸡爪般老迈枯瘦的手偶尔会随音律翘一个不伦不类的兰花指,没有观众,喜怒哀乐是他们自己的营生。小孩子们踢毽子、跳皮筋、打弹子球、追逐嬉闹,累了则呆望着井口上的一片天。爸爸妈妈的叮嘱是不会忘记的:石库门外方圆二百米是他们的心理安全底线。下了班的年轻人则赶紧换上紧裹屁股的帆布裤,尖头皮鞋在软布的反复摩擦下泛着油光。他们的腰肢随电唱机里的音乐在摇摆,到位不到位也算应个景。这些又与我有什么相干呢?我每天的念想是爸爸下班回来,趴在他宽阔厚实的胸膛上,吃着他绕路买回来的牛皮纸包着的温热软糯的糍饭糕,伴着他宽厚手掌的摩挲,那份爱也像浸过牛皮纸的油水涔涔渗入我的心田,让我享用不尽,至今回味难穷,儿时对上海的记忆由此更添了几分真实。

      从小学到中学,因为顾及学业,只在九零年春节光顾了一次上海。一家人挤在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屋子里,五个大人走动起来,就担心会有碰鼻子的尴尬。只要不下雨,我是定要跑出去。一个上午可以从淮海中路448号妇女用品商店往东一直溜达到人民路那边的城隍庙、豫园。那时我已是爱美少年,兜里的零用钱抵挡不住沿路橱窗里黑白格子的棉质衬衫的吸引,即便手心出汗也握不住。上海服装的摩登款式与精致做工在国内绝对是顶尖的。有了衬衣,伊势丹百货里那件漂亮的“里根衫”也在向我招手,无奈太贵,三番五次路过看过,终于向妈妈开口预支了压岁钱,了却心愿。豫园门外的九曲桥匠心别具,传说走过了它,一年都会顺遂平安。池水里的鲤鱼也跟我一样对这座江南名园充满好奇,不时跳出水面探听外面的讯息。我没钱买游园的门票,因为钱变成了心仪的衣服。好在两个帅气的英国留学生替我买单,代价是告知他们每个景点的汉语发音及含义,这于我可不难。豫园的景致胜在玲珑剔透,螺蛳壳里做道场,一山一水、疏竹密木都别有洞天,大气不足而精细有余,像足了上海人。

   

      来上海前就决定去大世界看看,早先关乎它的传奇如雷贯耳。民国时代的风流人物:盛爱颐、邵洵美、周璇、赵丹、乃至孟小冬、杜月笙多少都跟它有些关联吧......于是一个下午的光景便耗在了里面。没有想象中的光陆离奇,迎门的几面哈哈镜没给我留下任何印象,不过是利用了简单的光学原理而已。里面的几处类似杂耍的民俗表演更是乏善可陈,各色小吃吸引的是顽童稚子。好在有一场不错的电影——《古今大战秦俑情》,观后耐得回味。叶倩文倾情演唱的片尾曲《焚心以火》穿越时空宣泄着蒙天放与韩冬儿的三世轮回情爱,刹那间也点燃了我对这座城市莫名所以的钟爱与依恋,欲说还休。正月十六早晨离开上海,冬雨沥沥地冲刷着青翠的棕榈、香樟。父亲送我们去吴淞口码头途经苏州河,灰蒙蒙的天笼罩着厚重古朴的外白渡桥,更添了瑟瑟离愁。遥想一家人再次团聚又需一年,那份没由头的感伤便于心头腾然而起,人已痴醉在海关沉闷的钟声里。

   

      上了大学,每年的寒暑假便在上海度过。来往次数多了,新鲜感也就少了。邓小平提出的“一年一变样、三年大变样”的规划在九十年代的上海得到了极好的落实。飞架浦江东西的桥梁越来越多,摩天大楼也因比比皆是而泯然众矣。上海土著们由此更加自信满满,上海本来就是天下第一嘛!这种骄傲是融入他们血液的——改不了。邻居蜜兰阿姨是位待人热忱的小学教师,对我一直很友好,可我总不习惯她以地主的姿态再四问我:“上海好伐啦?”郁闷,我总不能为她预期的答案而昧着良心说:“好,好,一切都好,连这蜗居也是天下无双。”凡事有好有坏才是王道。金无足赤,难道不是酱紫么?

   

      如今我家早已动迁,新宅远离闹市,周遭寂静安然。宽敞明亮的大房子,让人住着格外舒心,只是父母两位空巢老人,面对偌大的房子,多少有些冷清。今年春节回上海探亲,闲暇时自个儿去了旧时的住处。那里已然面目全非,沪上最新景点“新天地”便坐落于此。摩登的建筑搭上堆砌的山水,虽不够浑然天成,却也算时尚大气。好在景点西侧黄陂路上保存完好的石库门房子还历历可见,修葺一新的原生态建筑很多成了港台明星开设的主题酒吧。冬日的午后,没有艳阳。手捧一杯暖热的starbucks(星巴克),绻在吧边的摇椅里,任光影荏苒,时空翻转,很惬意也很伤感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写于2009年6月24日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17-5-23 14:19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苏
跟我走吧,忐忑给你,要是给你,家给你,余生六十年和一腔孤勇全都给你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威海社区

GMT+8, 2024-3-29 13:49 , Processed in 0.097192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© 2003-2019 Whinfo

鲁ICP备 17031926号-2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