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三月,春和景明,高新区初村镇处处可见春耕备播的农忙景象。近年来,初村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,探索小而特、小而优的发展模式,村村握稳乡村振兴“接力棒”,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。 打出农产品“卧龙”品牌 卧龙村书记刘延本早年从事建筑行业,后回到卧龙村投资农业产业,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“让村子发展起来,百姓都富起来,不必为了生计外出务工,家门口就可以安居乐业,这是我的愿望。”刘延本说。 村子要发展,必须有产业支撑,突出产业特色。卧龙村有150余年的养蜂传统,现有的蜂农很多都是干了三四十年的老手艺人,最终经过多方比较,并结合当地实际,刘延本为卧龙村定制了蜜蜂养殖的“致富方子”。 “我们的蜂蜜波美度能达到42.5度左右,含水量在18%以下,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约80%,蜂蜜内没有任何有毒物质和添加剂,不兑糖、无污染。”刘延本介绍。 最近,刘延本还建起热带水果采摘园。走进采摘园内,只见笔直的木瓜树上挂满黄色、绿色木瓜,高大的香蕉树枝繁叶茂,榴莲、枇杷、百香果、芒果等果树正在温润的环境中开枝散叶,一派旖旎的南国风光。在这里,游客既可以观光赏景,还能采摘、品尝树上成熟的热带水果,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游玩。 眼下,卧龙村已建设各类大棚25个,涵盖草莓、樱桃、蔬菜、碧根果等多个品类,全方位满足市民采摘需求。 刘延本的目标是依托蜂蜜及大棚农业,打出农产品“卧龙”品牌。“想打出品牌,质量必须过硬,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不打农药、没有添加剂的绿色安全食品。”刘延本说。 随着电商直播带货的红火,刘延本敏锐地嗅到商机,他升级产品包装,设计品牌商标,利用短视频、直播等多媒体平台渠道,推广卧龙村特色农产品,前景一片大好。 不仅如此,刘延本还计划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本地农产品附加值。蜂胶可以做面膜,蜂蜡可以用来泡酒,蜂王浆更是极具药用价值,如此一来,增收路子拓宽了,村民的腰包更鼓了。 串起乡村旅游“产业链” 连日来,佃里院村的草莓、圣女果和蔬菜大棚每天都有近百人前来采摘,为村里带来直接经济收入3万多元。去年,依靠这些大棚,佃里院村集体增收27万元。 “现在我们大棚的项目很多,有5个棚的葡萄、6个棚的草莓、1个棚的蔬菜、4个棚的柿子,还有跑山鸡和猪,此前我们种了200亩小麦,今年准备再种200亩玉米。”佃里院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陈福明介绍。 农产品丰富了,陈福明有了新想法,搭乘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“顺风车”,在佃里院·寻梦田园驿站修建佃里大院农家乐,让游客就近品尝大棚里种植的瓜果蔬菜,吃上山里养的跑山猪、跑山鸡,带动农产品销售。 佃里大院由陈福明一手操办,自大年初八开始试营业后客源不断,3月10日正式开业。靠着过硬的菜品、口味和实惠价格,回头客越来越多,生意红火。 陈福明计划以佃里大院为依托,串起乡村旅游“产业链”。他作了详细规划:佃里大院向北,有润声生态园、青旺农场、旮旯山的采摘游;向西,可以在佃里院村体验窑窖文化,去西北道村赏荷花、吃烧烤;向南,有五十一号农场的户外拓展、亲子游;玩累了,就来佃里大院农家乐吃饭、休息。 陈福明还谋划设置充电桩、儿童游玩、农副产品展示和自助大锅等多个消费板块,带动产业链发展,打造集旅游、观光、采摘、餐饮、民宿、婚庆等于一体的文旅接待中心,吸引城乡居民前来观光旅游,摘农家果、游农家园、吃农家菜、赏田园风光。 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乡村旅游,促进农产品进一步加工,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。村民石能宾在村集体投资的大棚内工作,家里还承包果园,两边工作兼顾,收入可观。“现在村里有大棚,还有农家乐,收入不断增加。”石能宾说,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(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思兰) |